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7:56:51   浏览:81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遂府办发〔2007〕6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
《遂宁市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三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遂宁市在用机动车船排气
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监督管理,防治机动车船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渔业、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广在用机动车船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第二章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检测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 在用机动车船凡行驶证、营运证由遂宁市公安、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在遂宁市辖区内行驶、营运的,一律纳入检测。
第五条 在用机动车行驶证、营运证虽不属遂宁市公安、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发放,但在遂宁市辖区内行驶且未取得机动车排气检测合格证的外地牌照车辆一律纳入检测。
第六条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检测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检测程序
第七条 依照《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具有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资质、受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机构,可以承担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检测。具有在用机动船舶排气污染检测资质的机构受交通、渔业、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可以承担对在用机动船舶排气污染的检测。
第八条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实行一年一检制度。
第九条 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与市公安交警部门的车辆证照年检一并进行,实行一条线作业检测。在用机动船舶的排气检测按照交通、渔业、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检测不收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机动车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进行的排气设施检验,以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年度安全检验进行的尾气检验按规定收取费用除外。
第十一条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检测合格达标后,凭检测报告在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防伪绿色环保标识。在用机动车排气经检测超限制不达标,须在具有机动车排气净化治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治理,经检测达标后再申请领取防伪绿色环保标识。

第四章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二条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检测超标,不符合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不得申请领取防伪绿色环保标识,不得通过证照年审,不得行驶。
第十三条 在用出租汽车由交通运管部门负责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用城市公交车由规划和建设部门负责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确保清洁能源推广率达百分之百。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对超期服役车辆实施报废淘汰。
第十四条 环保、公安、交通、渔业、农机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实施日常监督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在用机动车船排气污染超过标准的或擅自拆除、闲置、更改尾气净化装置的,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给予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按本办法核发机动车船牌证或通过年审,由有关机关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云政办发〔2002〕115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各高等院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等院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设立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是省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提供的无偿资助。
  第三条 申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优良;
  (二)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模范执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三)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或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优秀;
  (四)积极参加勤工助学、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五)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四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的资助标准和人数。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分为两个等级,全省每年资助1800名学生。其中:一等奖学金400名,每生每年3000元;二等奖学金1400名,每生每年2000元。
  第五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评定办法。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按年度申请和评审,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可连年申请)。各高等院校每年 10月初开始受理学生个人提出的申请,10月20日截止。凡符合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申请条件的学生都可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申请表》。
  各高等院校要按照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的申请条件,负责对申请人进行全面考核评定。国家奖学金和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不可兼得,学校设立的其他奖项也应适当考虑平衡,尽可能扩大受助面。
  第六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程序。
  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省属普通高等院校上一年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以及贫困程度,于每年的9月1日前下达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推荐评选名额,学校在限额内等额评审后,于每年的10月31日前将推荐名单及有关材料报省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附件2),省财政厅根据逐级审核确定的名额,复核确认后将经费预算直接下达各普通高等院校。
  第七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实行公示制,学校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向省教育主管部门报送评审名单及有关推荐材料前,应将评审名单向全校师生公示,以防止不正之风,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第八条 云南省政府奖学金必须专款专用,及时发放给获资助的学生,严禁截留、挪用和挤占,同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第九条 各高等院校可参照本办法设立学校(院)奖学金。
  第十条 本暂行办法由云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案析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与证明力问题


[案情简介]
被告人王玉鹏,男,1948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汉族,中专文化,原系
福建漳平市国税局局长
漳平市人民检察院以漳检公刑诉(2003)4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王玉鹏犯受贿罪,
于2003年5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1994年9月至2001年6月,被告人王玉鹏在任漳平市国税局局长期间,利用职便,
于1998年7月收受漳平市国税局干部集资楼开发商黄石潭送给的人民币30000元。被告
人王玉鹏案发后提供一份黄石潭书写的四万元收条加以证实受贿款已退还黄石潭,但检
察机关对此提供了黄石潭的证词进行反驳,证人黄石潭的证词证实了1998年7月的一天
晚上,其为了让被告人王玉鹏同意让其与兄弟黄石彪开发漳平市国税局干部集资楼,携
带三万元款送给被告人王玉鹏,被告人王玉鹏收到钱后,就让其兄弟开发漳平市国税局
干部集资楼,事后王玉鹏怕收受贿赂事发,就委托陈必道叫其开具收条,假称有收回王
玉鹏的退款,并在收据上写明收回四万元,而实际三万元贿赂款至今未收回的事实。
[审判]
一、被告人王玉鹏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二、随案移送受贿赃款三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评析]

本案在审理期间,存在二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王玉鹏不构成犯罪,
其退赃事实成立,证人黄石潭的证词不足推翻被告人王某提供的物证,从证据优势角度
来看,物证的证明力大于证人证词,退赃事实成立,所以被告人黄某不构成受贿罪;第
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王某构成受贿罪,退赃事实不成立,理由是受贿款三万元,而被
告人黄某提供的收据体现的是四万元,被告人对此又无法作出合理解释,证据上存在瑕
疵,再者证人黄石潭的证词虽不足推翻物证,但也对物证构成冲击,使得被告人提供的
物证不具有完全证明力,退款事实不能成立。因此被告人王某构成受贿罪。
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本案关健问题在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和刑事诉讼证
据的证明力要求,在本案中对受收款项检察机关负有举证责任,而对退赃又是哪一方负
有证明责任?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力要求上又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呢?这是本案的难点问
题。虽然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诉讼法对举证责任没有象民商事一样规定那么具体,但法理
是一样的,应当还是建立在一种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原则上,从本案来看检察院已经对
被告人受收他人钱款进行了举证,并得到了被告人王某的承认,其举证责任应当说已经
完成,而被告人王某对退赃上应当负有举证责任,本案王某也对此进行了举证加以证实,

其也履行了相应的举证责任,虽然检察机关对此提供了证人证词进行反驳,但从证据优
胜上来看是足推翻被告人提供的物证。从这一角度来看第一种意见似乎是很有道理,然
而我们别忘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举证证明上是有差别的,民商事案件要求证据的证
明力比较低,只要有优势就足以下判,但在刑事诉讼则不行,她要求证据的证明力要有
完成性,疑罪从无原则。因此对被告人王某提供的物证是否具有充分的证明力呢?笔者
认为,在这点上也正是被告人的软肋之处,他提供的物证从形式上就存在瑕疵,受收贿
款是三万元,而收据上是体现四万元,被告人又对此无法作出合理解释,这种情况存在
一些让人合理怀疑之处,有可能被告人受收贿款不止三万元,或者就是虚假的行为;其
次,证人黄石潭的证词虽然不足推翻被告人提供的物证,但已经对被告人提供的物证产
生巨大冲击,使得被告人提供的物证证明力下降,加上该物证形式上又存在瑕疵,造成
被告人所提供的物证只优胜之地位,但不具有完全性和充分性。因此可以合理怀疑被告
人王某退赃这一事实。综上所述,被告人王玉鹏的行为是构成受贿罪,第二种意见正确。